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5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皇上怎的不管?就任由着丽妃胡作非为么?”

  “父皇?”宁原语声讥诮又悲哀。

  他略是停顿,声音冷漠:“张后该死!但就我母后身死一事,我更恨我父皇!”

  “可知张后是怎样羞辱我母后的?”他眸色沉沉,冷若冰山雪光。

  “她讥我母后不贞不洁。嘲她身子破败,残花败柳。辱我母后下贱不知羞,竟还有脸做一国之母。”

  清言听得惊住。暗忖这张后着实胆大妄为,居然敢无中生有,这般的向皇后泼洒脏水。

  宁原看出她心中之意,望住她的眼神愈形悲哀,甚至可谓十分的伤痛而苍凉。

  “若按世俗之论,我母后的确不贞不洁。”

  他声音无比悲凉:“父皇登基之初,便遇郦靖之乱。逆贼容世勋通敌叛国,连同朝中党羽一起伙同夏国与狄国,一齐向我朝发难!父皇腹背受敌举步维艰。朝外危急,朝中形势亦是万分艰难。

  最难的时候,父皇与二哥亲征沙场。我二哥上阵杀敌时不过区区十五岁。那一仗,父皇身受重伤,二哥没能回来。

  父皇受伤,朝野益发动荡,江山社稷岌岌可危。彼时,有一人或可解危——”

  宁原目色沉凝,说出那个名字语声冰寒:“他就是已下野的建武大将军佟宇昊。”

  “佟贼时年五旬余五。因早年杀敌受过不少伤,故而父皇登基不久,他便脱下战袍告野回乡。此人精通兵法,骁勇善战。父皇请他出山,他却”

  说到此处宁原咬牙,俊脸肃杀充满煞气。他停了半刻方艰涩开口:“他提出一个要求。他说此去一战,凶险非常。势必难得生还,许便要落得马革裹尸,卒于沙场。所以除非父皇同意让母后陪他一晚,否则横竖都是死,他宁愿死在家乡!”

  清言震惊,不可置信。

  “母后自是不愿。父皇跪着求她,指天发誓日后必不轻贱于她!更道从此宫中再不选秀,后宫再无新人。又苦劝她身为一国之后,合该为社稷着想,为万民祈福。母后以泪洗面,哭了一天一夜。终是……”

  宁原没有再说下去。他眼圈泛红。

  随后他低下头,眼里涌出泪来。

  第52章

  清言望着他,心里很难过。

  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,只是未到伤心处。这是她第二次看见他流泪的样子。脆弱如斯。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子,只是个受尽委屈的孩子。伤心悲苦,愤懑不甘。

  停了一会,宁原克制情绪平复下来。他没有抬眼看清言,顾自垂首语声低低:

  “那一仗十分惨烈。我朝军士伤亡惨重,几无生还。而佟贼一若他自己的预言,再没能回来。在战役最末一决胜负之时,他与敌方主将近身缠斗,双双同归于尽战死沙场。我朝伏尸百万,敌方亦然折戟沉沙。几乎全军覆没唯余血海尸山。那一役,没有赢家。

  但无论怎样,父皇的江山保住了。他得偿所愿,得享太平。我母后却滑进深渊。父皇并没有做到他的承诺。他失信于母后,冷落母后。再不曾召母后侍寝。母后寝宫形同冷宫。到后头他更与我母后直言,他做不到心无芥蒂,只要看见母后他便觉耻辱。

  再到后来,父皇选秀广纳新人。母后心灰,终日郁郁。但为了我,她忍辱偷生。事实上,当初她含辱忍垢屈从佟贼,一半是为了父皇,另一半亦是为了我。她不忍国破断我生机。

  而在一众新人中,张蔷最是得宠。她乃中散大夫张会祈之女,时年十五,姿容娇艳心性玲珑甚得父皇欢心。入宫仅一年便平步青云,被父皇破格一举升为丽妃。

  张女其人虽然年纪轻轻,却极有城府尤善审时度势。且野心勃勃,她进宫的目标就是要荣登后位!由此,我母后自然便成了她的眼中钉。她对我母后恨之入骨,直欲除之而后快。”

  宁原停下来,静默半晌方接道:“但最终真正逼死我母后的却是父皇!”

  他语音饱含愤恨与哀恸:“母后被辱之事本只有父皇母后与佟贼三人知晓。可父皇之后却将此事告知了丽妃。父皇此举无异于往我母后身上捅刀子!往她伤口上撒盐!使得她彻底绝望如堕地狱,碳炙火烤生之熬煎,再活不下去。

  而当时的丽妃捏住了我母后的把柄。喜不自禁如获至宝。她以此羞辱我母后,威胁我母后。”

  话说到此处,清言已然了悟。心中亦是悲愤,大感不平。但觉权势熏人天家龌龊。

  “但这些直到十六岁后,我方才知晓。母后临终写有遗言,交代我姨母务必要瞒着我。她不想我怀恨生活,过得不快活。更不想我因此触怒父皇,惹来杀身之祸。

  母后崩后,姨母为了护我,舍弃原本定下的亲事,忍痛负了她的意中人。留在宫中委身父皇,做了父皇的嫔妃。十六岁那年,我请旨请求父皇赐婚迎娶桑颐,成亲当日桑颐失踪,生不见人死不见尸。

  姨母疼我,亦由来喜爱桑颐。彼时见我痛失所爱,桑颐生死不明。她悲愤填膺不胜其怒,但觉张后欺人太甚!自此她才将我母后的悲苦与冤屈和盘托出。令我不得颓丧,誓要为我母后,为桑颐报仇雪恨!”

  “你可知”他说着,终于抬头看住清言。带着潮气,透红的眼眸凛冽又凝静:

  “我为何会成为令人“闻之色变”的克妻王爷?又为何我的两桩亲事都变做了本朝的两大悬案?至今悬而未决。”

  清言没有出声,她安静的看他,眼神里带着安抚。

  “不是大理寺查不出。只是不能查,不敢查而已!”他望着清言,看住她的眼睛轻道:“第一桩你已知乃张后所为;”

  他顿一顿,眸色沉沉:“而第二桩李太师之女,于成亲当日被刺死于喜轿,清言可知凶手又是谁?”

  清言看着他,似有所感却默声不语。

  宁原扯了扯唇,挪开视线望向虚空:“是我。”他说。目光极冷。

  “是我着人于半途中刺死了她——刺死了我那位即将过门的王妃。”

  语毕,他微静了片刻,再度看向清言眸光幽深:

  “现在清言是不是觉得我也很可怕?”

  清言摇头,缓声言道:“王爷定是逼不得已。想必这太师之女亦如桑颐一般,乃是张后欲安插在王爷身边的细作!”

  宁原一笑,却亦是摆了摆头。他语声低沉含着一抹嘲讽:“李太师是张后党羽,满朝皆知确凿无疑。但他之女是不是奉命潜伏,抑或其有否被逼,是否自愿为棋?

  甚至坐于喜轿内的女子,到底是不是李太师之女?是否为他亲生?我皆不确定。我没有见过她,从头到尾自始至终。我不知她面貌如何,生得怎样的一副容颜?又有着怎样的性情与喜好?”